
面對吸毒家人 掌握溝通10不法則
戒毒專線.05-6625500
曾有母親打電話至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求助,哭著說:「不管我怎麼努力管教,他都在吸毒,我痛苦到想死,但想到其他家人要處理這個負擔,我真的做不到。」
吸毒的家人不斷惹禍,給其他人帶來麻煩,收拾不完的爛攤子和毒癮者不斷被戳破的謊言(例如:這是最後一次、我不會再吸了、我可以自己戒掉……),會帶給一個家庭很大的災難。
家有毒癮者壓力超大
天下父母心,家有毒癮者的爸媽,想盡辦法要幫孩子戒毒。但是處理毒癮者並不是件容易的事,家長的好心好意也常被孩子充滿敵意的拒絕,讓父母心碎。
不管是硬起來施以高壓管教,還是放低姿態求孩子回頭,都無法讓事態好轉,簡直心力交瘁!所以許多家長來電,希望知道該如何和吸毒的家人溝通,不求能馬上讓孩子來戒毒,但至少可以好好對話……。
延伸閱讀>>發現家人吸毒了!然後呢?接下來該怎麼辦?
和毒癮者溝通有技巧
雲林戒毒機構執行長,林芯瑩輔導重度成癮個案十幾年,幫助上百位毒癮者翻轉人生。她給家有毒癮者的父母一些溝通技巧的建議,切忌以下10點勿犯:
- 不刺激正在吸毒的孩子,自尊心被貶低的一無是處的孩子,也只能繼續吸毒。
- 不殃及無辜,怪另一半、怪鄰居、怪其他家庭成員,對事情沒有任何幫助。
- 不反覆碎念,越念會讓吸毒家人越無視自己,無法有效溝通。
- 不酸言酸語,儘管心痛想要責備吸毒家人,也別讓自己的言語成為利劍刺傷對方。
- 不要瞧不起,感受到自己毫無價值的孩子,容易產生「我就爛」的想法,提不起勁改變、求進步。
- 不翻舊帳,一直追究對方以前犯的錯,增加他的罪惡感與挫折感,會讓毒癮者更加認為自己無力改變吸毒習慣。
- 不雙重標準,家人對待毒癮者的標準應一致,不能讓孩子學會在比較疼愛自己的家人身上找好處。
- 不要烙狠話,許多家人烙下狠話卻無法貫徹,三番兩次打破自己的決定,也會讓毒癮家人更肆無忌憚。
- 不愛比較,以手足為由來諷刺、責怪毒癮者,會加深兄弟姐妹間的敵對情緒,日後誰也不幫誰,吸毒孩子仍是父母來扛。
- 不漠視孩子僅剩的能力,他為了戒毒戒酒所做的一點點努力,需要被看見也需要被放大,讓他相信自己還是有辦法改變事態的。
上述十點是毒癮者家長在溝通時,千萬不能用的溝通方式。然而家屬三天兩頭在幫毒癮者收拾爛攤子,要整理自己的情緒處理吸毒家人,確實有很高的難度。
若實在無法控制情緒,好好跟吸毒家人溝通,也可以透過專家處理,讓戒毒中心成為潤滑劑,從中介入並幫助孩子踏上戒毒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