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長輩成為壞榜樣,吸毒酗酒的壞習慣將一代傳一代
戒毒專線.05-6625500
從一個小小的壞習慣,累積成大大的問題
你知道嗎?成癮問題的根源,常常源於成長經歷,一個人會吸毒,可能因為某個事件,也可能因為某個生命中出現過的人,建宏的故事便是一個典型案例。
小時候,由於家境困苦,父母忙於生計,建宏和哥哥被托付給外婆和舅舅照顧。舅舅在建宏的成長中扮演了關鍵角色,填補了父母不在身邊的情感空缺。
舅舅和建宏感情很好,但是這位舅舅有許多壞習慣,抽菸喝酒樣樣來,當舅舅給建宏倒一杯加了水的高粱酒,這讓建宏覺得自己像個大人,感覺被重視,於是欣然喝下。這看似無害的舉動卻讓年幼的建宏在之後慢慢迷戀上了喝酒的酣暢。十歲的他初嘗醉意,也漸漸將這份「大人」的習慣融入生活中。
壞習慣進化成毒癮問題
隨著成長,建宏對酒精的依賴愈發嚴重,當喝酒也無法滿足他時,建宏碰了毒咖啡包。由此開始,建宏落入了無止盡的毒癮深淵,隨著成癮的加深,他逐漸無法維持正常生活,與他人交流也感到困難和恐懼,他只好把自己關在家,有錢就吸毒,沒錢就酗酒。
建宏封閉自己很長一段時間,導致他無法在清醒的狀態下和陌生人交談,當建宏和家人來到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時,他甚至需要回到車上喝幾口高粱來緩解焦慮,才能回來繼續談話。
建宏的經歷讓我們看到,當長輩無法以身作則,甚至鼓勵孩子養成壞習慣時,這個壞習慣可能會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,最終造成可怕的後果。毒品和酒精的依賴不僅傷害了建宏的身體健康,也逐漸摧毀了他的社交生活與情緒穩定度。
家人的支持與鼓勵讓他願意誠實面對自己
在父母和另一半的鼓勵下,建宏勇敢地進入戒毒中心。四個月後,建宏寫下了深刻的體會:
「過去,我認為「品格」只是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,但戒毒課程讓我重新思考自我價值。我發現,過去我總是逃避問題,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,雖然舅舅的確影響我,但成年後選擇繼續喝酒、吸毒是我自己的行為,我逐漸看清自己,並有了新的決定,我不要再被過去、被他人影響,我想為自己的家庭負起責任,當一個可以自主思考,做出正確判斷的人。」
在戒毒中心的幫助下,建宏學會了面對和接受過去的錯誤,逐步梳理出自己正確的價值觀。他說:真正的快樂不應該建立在酒精和毒品之上。
建宏也開始珍惜、感激家人對他的無條件支持,完成戒毒課程後,努力回歸家庭生活,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好丈夫、好兒子、好爸爸。
戒毒的過程:內在轉變的力量
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,相信內在的改變是戒毒的關鍵。我們不只處理毒酒癮問題,更要重建毒癮者的是非價值觀、面對與溝通能力、還有能夠篩選朋友的能力。當此人逐漸意識到戒毒不僅是為了自己,也是為了家人、另一半,他就會開始在生活中尋找真正能快樂生活的意義。
戒毒之路真的很困難,需要勇氣、家人的陪伴和專業的幫助。當家人願意支持、相信毒癮者,這份愛能成為幫助毒癮者改變的力量。
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,除了幫助毒癮者,也處理家人與毒癮者的關係,讓戒毒學員畢業後能更好的銜接生活。你的家庭正遭受成癮問題的困擾嗎?不妨給彼此一次機會,尋求專業的戒毒機構幫助,為自己和家人找到重回正常生活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