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一句敢不敢!他毒咖啡成癮3年險發瘋
朋友一句敢不敢!他毒咖啡成癮3年險發瘋

朋友一句敢不敢!他毒咖啡成癮3年險發瘋

戒毒畢業生小偉回憶起自己的毒咖啡成癮經歷,他說,一切開始於17歲的一場網咖聚會。他當時正值青春年少,常和朋友泡在網咖,也因此認識了一些校外人士,在一次聚會上,朋友拿出毒咖啡包沖泡,大家輪著喝,輪到他時眾人起鬨著:「喝啦!喝一口又不會怎樣!」......毒咖啡 毒咖啡成癮
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

朋友一句敢不敢!他毒咖啡成癮3年險發瘋
戒毒專線.05-6625500

壞朋友的誘惑,無法拒絕的人逐漸墮落

戒毒畢業生小偉回憶起自己的毒咖啡成癮經歷,他說,一切開始於17歲的一場網咖聚會。他當時正值青春年少,常和朋友泡在網咖,也因此認識了一些校外人士,在一次聚會上,朋友拿出毒咖啡包沖泡,大家輪著喝,輪到他時,小瑋本來是拒絕的,這時眾人起鬨著:「喝啦!喝一口又不會怎樣!」

起初,小偉堅持不碰毒品,但當朋友以「你敢不敢啦?」激將他時,他動搖了:「那句話讓我覺得,如果我不喝,就是沒種,就沒辦法融入這個圈子。」於是他接過杯子,一口喝下整杯毒咖啡,迎來的是滿嘴的苦味和身體的不適,回家後甚至得了急性腸胃炎,對毒咖啡留下極差的印象。

小偉原以為這只是一次小插曲,卻沒想到,這杯毒咖啡成了他日後成癮的伏筆。


情感低谷,讓毒品重回生活

第一次喝毒咖啡包的不愉快經歷,讓小偉認為自己此生不可能再碰毒品,誰也沒有想到,兩年後,當小偉19歲時,毒咖啡再度出現在他眼前。

朋友說:「喝啦!你都喝過一次了,有什麼好怕的?而且現在這個改良過的,不像上次那麼苦。喝了,你就能忘記失戀的痛苦了。」

當時的小偉正處於情感的低谷,加上朋友的慫恿,他失去理智,再次接過毒咖啡,這一口,徹底打開了成癮的大門。

延伸閱讀>>毒咖啡成癮3年,他被朋友慫恿誤入歧途


父母的無助與堅持讓孩子回到正軌

回憶起這三年,小偉的母親彭媽媽心有餘悸。「一開始,我以為孩子中邪了,因為他整個人變得非常暴躁,經常對家人發脾氣,或者一言不合就鎖進房間不出來。」母親甚至一度帶小偉去收驚,希望改變他的狀態。然而,小偉的父親察覺到問題的根本,這孩子不對勁,他可能是吸毒了。

在父親的堅持下,家人終於將小偉送到了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

小偉剛進機構時,母親仍對他的未來感到迷茫。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課程後,小偉的改變令全家人驚訝不已。小偉的父親說:「把孩子送來真的很值得!他變得比沒吸毒之前還要好,現在還會打電話回家關心我們,我真的很感動。」


戒毒機構的專業課程

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,執行長林芯瑩表示,年輕人很需要同儕認同,所以容易因為朋友的慫恿,做出錯誤的決定,小偉接觸毒咖啡的過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。對許多年輕人而言,他們低估了毒品的危害,認為一兩次嘗試並無大礙,殊不知這可能是成癮的開始。

為了幫助像小偉這樣的成癮者,機構設計了一系列針對身心成癮的課程,從幫助身體恢復健康,到重建心理的價值觀,每一步都對毒癮者戒毒成功有很大的幫助。在毒品控制下,毒癮者的是非對錯的判斷力已經受到嚴重影響,因此價值觀的重建也是戒毒過程中的關鍵一步。


父母也是反毒的重要推手

林芯瑩提醒家長,朋友的慫恿對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誘惑,特別是在缺乏成熟價值觀的情況下,孩子很容易因為想融入社交圈而妥協。因此,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視。

家長應該從小幫助孩子建立對毒品的正確認知,讓他們知道毒品的危害以及如何抵抗同儕壓力。同時,也要與孩子保持開放的溝通,讓他們理解無論遇到什麼問題,家人永遠是最堅強的後盾。

如果孩子已經染上毒癮,家長更需要冷靜處理,避免過度責備,而是尋求專業的協助,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戒毒方法。


用正確的方式拯救吸毒的孩子

毒品對年輕人的影響比想像中更深遠。一次看似無害的嘗試,可能帶來更深的痛苦。然而,毒癮並非無法解決,通過專業的戒毒課程和家人的支持,像小偉這樣的年輕人仍有希望重回正軌。

如果您的孩子正在面對毒品的威脅,不要猶豫尋求幫助。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的專業團隊,將陪伴您和您的家人走出毒品的陰影,迎接新的開始。

您是否也有家人困在毒癮的漩渦裡,越陷越深呢?
戒毒諮詢專線:05-6625500

跟我們聯絡,讓我們一起努力,協助成癮者成功脫離毒品的控制。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