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成癮定義是什麼?成癮了之後戒斷症狀有哪些?
戒毒專線.05-6625500
「成癮」是一個常被提及卻容易被誤解的概念,尤其是在毒品濫用的情境中。吸毒成癮這件事不單單是無法停止吸毒這麼簡單,成癮這件事影響了「身體」、「心靈」兩個層面。
成癮的定義與特徵
如果對某個物質,例如藥物、手機遊戲、酒精等等,有短暫的依賴,這樣不算「成癮」,成癮是指一種反覆進行的強迫性行為,伴隨著身心的強烈依賴感,無論發生什麼事都無法停止去接觸那個事物。
毒品成癮就是無論發生什麼事都無法停止吸毒,即使破產、老婆帶著孩子跑了、公司倒了、甚至家人過世了,這個人還是沒辦法停止吸毒,一旦成癮,即使吸毒者知道繼續吸毒可能會死亡、可能被關、可能家破人亡,但還是會選擇吸毒。
延伸閱讀>>自己停藥不等於戒毒 你只是還沒開始吸毒而已!
來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,戒毒的學員小宇說:我喝毒咖啡包喝到一天要花一萬多塊買毒品……被警察抓好幾次,但是因為三級毒品上課罰錢就沒事了,所以對我來說根本沒有遏阻作用。
吸毒後期其實我很痛苦,很想戒毒,看到家人一直幫我繳罰單、收拾爛攤子,我老婆受不了,帶著孩子回娘家,我自己變得脾氣暴躁、身體出問題,我很想停藥但我停不下來,真的很崩潰……。
成癮者即使清楚這些問題的嚴重性,仍然無法控制自己停止吸毒,這正是成癮的核心特徵-失去對行為的控制能力。
為什麼會陷入成癮的情況?
或許你會想,不想吸毒就不要吸毒阿!為什麼會陷入成癮的狀況呢?這就要講到毒品的「戒斷症狀」,毒品戒斷症狀是造成一個人陷入成癮的原因之一。什麼是戒斷? 戒斷是指「突然停止吸毒後所出現的身心不適症狀」。
每一種毒品的戒斷反應不太一樣,有些會造成身體不舒服、有些造成心理不舒服、有些是身心都不舒服,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會很強烈,讓成癮者很害怕、恐慌,因此他必須再去吸毒,來去緩解或者避免戒斷症狀。
這樣的情況下,會造成一個人長期、頻繁吸毒,造成對毒品的依賴感,便陷入毒品成癮的泥淖之中。
延伸閱讀>>毒品戒斷是什麼?突然停止吸毒會怎樣?
家人的角色與誤區
當家人發現孩子可能吸毒成癮時,往往會經歷震驚、否認、焦慮等情緒。於是急著抓「犯人」,到底是誰的錯?孩子什麼時候變成這樣的?我的教育哪裡出了問題?
戒毒中心要呼籲家長,雖然很難,但是家長要知道,真正的敵人是「毒品」而不是你的孩子!家長請試著不要和孩子敵對,而是和孩子建立好的溝通,慢慢往幫助他戒毒的方向處理,並把握四大原則:
- 不要輕信毒癮者的承諾:
成癮者常說「我可以自己戒毒」,但事實上,毒品對心理與生理的控制力遠超個人意志力,自我戒毒幾乎不可能成功。 - 不要給毒癮者金錢:
金錢等於毒品,給予毒癮者金錢等於變相鼓勵他繼續吸毒。 - 不要用暴力脅迫毒癮者:
用暴力脅迫毒癮者,會讓彼此溝通破裂,惡化的親子關係將無法推動孩子想戒毒的意願。 - 不要害怕向專業機構求助:
家人應該盡快與相關的專業機構合作,無論是政府或民營單位都可以,重要的是行動起來,幫助成癮者度過戒毒過程中的困難。
專業戒毒機構的重要性
當孩子已經吸毒成癮,讓他在家自行戒毒是一個不太好的選擇,為什麼呢?毒癮者可以把毒品藏在房間任何角落,現在購買毒品也相當方便,打個電話、加個微信,幾個暗號就能讓毒販幫忙外送毒品到家!
家長要工作、另一半要顧孩子,要24小時顧著毒癮者,幾乎不可能…戒毒是一個需要專業指導的過程,也需要安穩的環境和專業的人員,相關戒毒單位才能提供完善的戒毒服務。
以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為例,安全無毒品的環境、重建價值觀的課程、不會對毒癮者貼標籤的職員,能顯著提高戒毒的成功率,幫助成癮者重新融入家庭與社會。
延伸閱讀>>家有吸毒兒 10大NG溝通
拯救生命,從正確認識毒癮開始
毒癮並非無法治癒的絕症,但是要達成這個目標,需要很大的耐心與努力。若家人能與戒毒機構共同努力,能幫助成癮者盡早擺脫毒癮,重獲新生。及時幫助吸毒者,用正確的方法協助他們戒毒,這不僅是拯救一個人的生命,更是拯救一個家庭,也讓社會免於毒品所衍生的更多危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