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從監獄裡的毒癮收容人,看毒害家庭的困境與痛苦
戒毒專線.05-6625500
毒品所造成的惡性循環
毒品毀掉的不僅是個人的未來,更是會造成整個家庭破碎。當一個人染上毒癮,影響的不只是自己,親人也無法置身事外。執行長林芯瑩,去年受邀至嘉義看守所,針對女性收容人進行演講,主題為「成癮者勇敢面對,修復家庭破碎關係」。
這場演講的目的,是為了讓收容人了解自己吸毒對家庭會造成怎樣的影響,更希望讓她們認識到親子關係的重要性,以及如何從過去的家庭傷痛中走出來,尋求改變。
被狠心母親推入毒海地獄
收容人小敏從小生活在充滿毒品的環境中,父母都吸毒販毒,舅舅更因吸毒過量死亡。原本應該無憂無慮的童年,對她而言卻是一場無盡的噩夢。
「我第一次使用毒品是被迫的,我媽媽也是毒蟲,12歲的時候,她為了讓我安靜、不要吵她,親手幫我注射海洛因。」小敏在分享時,語氣平靜,彷彿在訴說別人的故事,但眼神深處卻藏著難以抹滅的傷痕。
家庭沒有發揮功能,小敏自然地走上了相同的道路。當家庭本該是保護孩子的避風港,卻成了推向深淵的元凶,孩子還有什麼機會逃離?
延伸閱讀>>家庭缺愛或過度關愛,可能造成孩子吸毒成癮
我曾努力過,但仍跌入深淵
另一位收容人阿珠的故事,則充滿遺憾。她的父母早逝,從小便必須獨自面對生活的艱辛,十幾歲時便外出打工,年紀輕輕就承擔了不該承擔的重擔。在這樣的壓力與環境下,她接觸了毒品,並染上安非他命和海洛因。
後來阿珠發現自己懷孕,為了孩子鼓起勇氣戒毒,並且成功維持長達11年。這段期間,她努力工作,試圖維持正常生活。然而,命運卻沒有善待她,她遇到了一個吸毒的男友,最終讓她再度墮落,無法自拔。
「當初以為自己可以控制毒癮,卻沒想到,一旦再踏入毒品的世界,就很難回頭。」阿珠苦笑著說。
這一次,她不僅再次被捕,還因此失去了與孩子相處的機會。從孩子小五開始,母親就被關押,如今孩子已經高二,仍在盼望媽媽能夠出獄,回家團圓。然而,談到未來,阿珠卻一臉茫然:「我不知道出獄後要去哪裡…也不知道哪裡才是我的家。」
家庭教育對毒品防治的重要性
毒品問題是一個深層的社會問題,與家庭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,若父母沒有成為好的榜樣,孩子步上相同的道路是常態。
小敏的父母選擇吸毒,她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吸毒者;而阿珠雖然努力掙扎,卻因為沒有足夠的家庭支持,最終還是再次沉淪。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,顯示出家庭教育與毒品防治的相關性。
延伸閱讀>>家人吸毒脫序行徑不可理喻!戒毒中心如何幫助毒癮家庭?
為了阻止這樣的惡性循環,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不僅提供毒癮者的戒毒課程,還積極推動家庭教育與親子關係的修復工作。單單讓一個人戒毒是不夠的,必須讓整個家庭都改變,才能真正杜絕毒品的影響。
除了每個月舉辦「毒癮者家庭支持講座」,該機構也透過線上演講,探討親子關係、愛情、婚姻、自我價值等議題,幫助更多人從本身改變,學習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,組建美滿的家庭,養育出有愛、不需要依靠毒品生活的孩子。
毒品問題有辦法解決嗎?
對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來說,毒品問題不是無解的,即便曾經走錯路,只要願意改變,仍然有機會重新開始。許多學員最初也曾深陷毒癮,無數次地跌倒、失敗,但找到正確的方法,透過那可拿的技術,他們最終還是走出了黑暗,迎向光明。
這些收容人的故事雖然令人心痛,但也提醒我們,毒品的影響遠遠超過想像,不只是個人,而是整個家庭、整個社會的問題。我們必須正視這個議題,並且從根源開始改變。
若你或你的親人正面臨毒品問題,不要害怕尋求幫助。改變從來都不嫌晚,只要願意踏出第一步,未來就還有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