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庄腳囝仔染上海洛因和安非他命,絕望人生如何奇蹟翻轉?
戒毒專線.05-6625500
每個人的人生都像一本書,各有各的精采,當人生染上毒癮,故事也會充滿黑暗、痛苦,變的曲折。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的秘書長,陳勝吉,一名來自雲林的庄腳囝仔,曾深陷毒海,卻在家人的支持與戒毒中心的幫助下,成功擺脫毒癮,走上助人的道路,讓自己的人生重新發光發熱。
誤入歧途:從好奇到沉淪
陳勝吉的吸毒歷程,始於國二時的無知與好奇,當時,班上有同學帶安非他命去學校分食,並且形成了小團體,有吸毒的同學們聚在一起,欺負沒吸毒的同學。阿吉不想成為被排擠的一方,在同學的慫恿下,他吸食了人生第一口安非他命。
「吸安非他命讓我感覺很有精神,而且很有自信!可以讓我侃侃而談,變得很會社交,所以我當時覺得安非他命是很好的東西。」感受到異樣的快感後,他開始對毒品產生錯誤的認知,認為這不過是讓人放鬆的「好東西」,然而,這個想法就是噩夢的開始。
學生時代沒有錢,阿吉吸毒的行為斷斷續續的,並沒有真的上癮,高中畢業後,他離開家鄉,到台北當水電學徒,在龍蛇混雜的工作環境中,他接觸到比安非他命更具毀滅性的毒品-海洛因。那一針海洛因讓阿吉馬上沉淪,再也無法振作。
毒癮的代價是很沉重的,海洛因非常昂貴,為了吸毒,阿吉花光所有收入,甚至騙取家人和朋友的錢財。水電工的高薪完全無法填補毒品的開銷,他的生活因為毒癮而陷入混亂,在台北混不下去了,只能收拾行囊,回到雲林老家。
相關報導>>孩子啃老吸毒怎麼救?父母應學會放手
家人雖然痛苦但是不離不棄
紙包不住火,回老家沒多久,吸毒的事情就被家人發現了。家人試圖幫助他戒毒,將他關在家中與外界隔絕、帶他到寺廟祈福作法事、送往醫院接受治療……等等。但毒品的控制力遠超想像,就算熬過身體的戒斷症狀,他的心癮也會再次作祟,讓他不惜一切代價再次吸毒。
阿吉的爸爸對他的失望達到了極點。有一次,爸爸氣憤地對他說:「我們做個了斷,看是你要殺了我?還是我殺了你?如果我殺了你,我以後就不用再看到你吸毒了;如果你殺了我,以後你愛怎麼吸就怎麼吸!」這句話狠狠衝擊阿吉的內心,他感到羞愧萬分,當天逃家了。
更讓他崩潰的是,他發現即使爸爸以死相逼,即使他的內心真的很渴望戒毒,卻無法擺脫毒癮的控制,還是繼續吸毒,而且越吸越嚴重。
就在全家陷入絕望時,阿吉的姐姐透過朋友的介紹,得知「那可拿戒毒中心」的成功率極高,於是召集家族會議,隔天便送阿吉前往戒毒。
延伸閱讀>>他17歲吸安非他命精神崩潰快發瘋 戒毒後人生從此改變
毒癮在心裡扎根,怎麼連根拔除?
在那可拿戒毒中心,阿吉接受了完整的戒毒課程,這不僅幫助他解除身體對毒品的依賴,更重要的是,阿吉重新建立正確的價值觀,用更客觀的角度看待吸毒這件事,對他造成的影響,並學習如何處理壓力與情緒,而不是一遇到挫折就再度依賴毒品。
「剛開始戒毒那段時間,我每天都在和自己戰鬥,剛開始很痛苦,毒癮發作的時候,整個人渾身難受,心裡也充滿掙扎。但隨著戒毒課程進行,我漸漸找回內心的平靜,學會如何用健康的方法面對自己的情緒,肯定自己、相信自己會成為更好的人,而不是利用毒品來逃避現實。」
最終,阿吉成功戒除了毒癮,並與家人修復關係。當他看到爸爸臉上久違的笑容,他知道,這一次,他終於沒有讓家人失望。
投身助人行列,讓更多人重生
戒毒後,阿吉留在戒毒中心工作,立志幫助更多人擺脫毒癮。除此之外,他還積極參與戒毒宣導活動,在校園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,提醒青少年遠離毒品,避免重蹈他的覆轍。
這條助人之路走了十餘年,阿吉回到家鄉雲林,與妻子林芯瑩設立了「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」,幫助更多人擺脫毒品的控制,重拾人生的希望,自2020年開業至今,已讓許多毒癮者成功戒毒,回歸家庭與社會。
「如果你知道身邊有人有毒癮問題,不要害怕,也不要放棄他們。勇敢踏出那一步,尋求專業的幫助。只要下定決心,毒癮真的戒的掉,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」阿吉說。
對社會大眾來說,吸毒是一條不歸路,但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,並不這麼認為。阿吉的故事告訴我們,無論過去有多麼黑暗,只要願意改變,就有機會走向光明,他的成功不僅來自於個人的努力,更來自於家人的支持與專業機構的幫助,而這一切都需要毒癮家庭鼓起勇氣,跨出第一步,對外求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