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含金湯匙出生卻落入毒癮深淵,衣食無缺不代表孩子不會變壞
戒毒專線:05-6625500
在許多家長的觀念裡,只要孩子從小衣食無缺、受良好教育、家境優渥,自然不會走偏,但在專業戒毒人員的觀察,我們認為並非如此。缺乏情感連結,親子關係不好的家庭,就算擁有再多物質享受,也可能被毒品入侵。
親子疏離與情緒壓力無法用錢解決
育安的父親是建設公司老闆,家庭經濟無虞,育安從小就被當作接班人來栽培。父親嚴肅、講求紀律,一旦育安的成績或行為不符合預期,迎接他的就是貶低與毆打。
父親最常說的話就是:我供你吃、供你住,你有什麼不滿嗎?
在這樣的環境長大,育安的心裡累積了說不出口的壓力與委屈,他外表乖巧,內心卻感到孤單、憤怒,對家庭也愈來愈沒有歸屬感,雖然不會逃家,但也不跟家人溝通、互動,常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,一整天和父母說的話不超過20句。
第一次吸毒,以為自己找到了快樂
上高中後,育安被學校裡那群「七逃囝仔」吸引,羨慕他們自由、稱兄道弟,他開始接觸那些同學,想成為其中一員。某次,和這群朋友去夜店,在他們的慫恿下,育安喝下了人生中第一包毒咖啡。一開始,毒咖啡的化學臭味讓他快要吐出來!但是育安告訴自己:不能丟臉,喝下去!
沒多久,他開始感受到心跳加速、興奮躁動,腳隨著夜店音樂抖動,前所未有的放縱和輕鬆讓他心想:「這是我第一次真的感到快樂」,這個想法成為育安染上毒癮的原因,讓他從此為了這份虛幻的快樂,賠上大好青春。
吸毒一段時間後,育安發現每次藥效退去,接踵而來的情緒空洞都讓他難以忍受,煩躁、憂鬱、焦慮,這些情緒讓育安甚至對周遭的一切都感到反感。他只能一直喝毒咖啡包來逃避這種情緒落差,朋友便推薦他「搭配K他命一起用,會更舒服」。
雙重成癮:毒癮讓他徹底失控
育安開始「混用」毒品:毒咖啡包讓他興奮,K他命讓他冷靜,這種落差感讓他深深上癮,沒多久,這些藥物不再只是應酬或聚會的娛樂工具,反而成了每天生活的必需品。育安回想那段日子,沉重的說:「那時候我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吸K菸,出門也要吸,連上廁所都忍不住想補一點,我的生活真的完全被毒品控制,可是我沒辦法,我停不下來。」
毒癮讓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,情緒更加暴躁易怒,與家人的衝突也變得頻繁。他甚至曾試圖吸食大量毒品來「結束一切」,但沒有成功,只是躺在床上、心跳極慢、身體幾乎不能動彈的他,那一刻才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怎麼變成這樣。
相關文章>>毒品對精神的影響 成癮者心智被毒品控制
被媽媽「抓包」,意外成為重生契機
某天,他在家吸毒時被媽媽撞見,媽媽氣得當場打育安一巴掌!痛在育安臉上,也痛在媽媽心裡…媽媽不忍心看孩子墮落,開始尋找任何管道,甚至尋求信仰的幫助,直到找到了那可拿雲林戒毒中心。育安說:「那時候我是願意去戒毒的,但我心裡想的是,終於有一個地方可以擺脫爸媽,省得每天看到他們擺臭臉。」
一開始,他把戒毒中心當成避風港,不想再回到那個充滿負能量的家。但隨著課程的深入,育安漸漸發現,這裡的每一堂課,都讓他更靠近「真實的自己」,也看清楚自己吸毒,對家人造成多大的傷害,儘管童年不快樂,但父母確實愛著自己,只不過關愛的方式讓人不喜歡而已。
反省,是戒毒最關鍵的一步
育安說:「我原本只會怪爸爸脾氣壞、不會溝通,後來我才發現,我自己也逃避、也不會處理衝突,我只是沒有動手打人罷了。而且我用更糟糕的方式(吸毒)來處理情緒,我沒有好到哪裡去。」
戒毒中心的課程讓他一步步重新建立自我價值觀、面對問題的能力,學會表達情緒,也懂得放下憤怒。真正讓他下定決心戒毒的,不是指責,不是恐嚇,而是他開始「理解自己」,進而重新理解家人。
經過數月戒毒課程洗禮,育安逐漸與父母恢復溝通,他在戒毒中心努力上課、協助維持環境清潔、書寫誠懇的心得,在其他毒癮者家屬來參觀時,給予幫助和分享經驗,這些行動透過職員,一一傳回家中,父母的態度也從不安轉為肯定。
畢業後,他回到家重新適應生活,剛開始爸爸還是有些隔閡,但隨著育安主動回報行蹤、不再說謊、生活規律,爸爸終於放下心防,有一天,育安傳LINE告訴職員,爸爸對他說:「你真的變得不一樣了。」那一刻,育安心裡對家庭的心結就徹底解開。
戒毒需要毒癮者和家人共同努力
育安的父母也常常參加中心舉辦的線上講座,對育安的管教方式和態度改變很多,現在,父子一起經營建設事業,育安也從「家族的恥辱」蛻變成「值得信賴的接班人」。爸爸感性的說:「我從來沒想過兒子經歷這一遭,還能脫胎換骨,他的改變超乎我的期待,我現在真的相信他變好了,戒毒成功了。」
身為幫助毒癮者的第一線人員,我們很清楚:毒品的魔爪不會挑家庭貧富,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解決的問題。每個吸毒的孩子背後,都有一段需要被理解的故事,而我們的工作就是抽絲剝繭、從中協調,讓毒癮者和家人都準備好,重新開始美好生活。
戒毒是重新學會溝通與面對、愛人與被愛、負責與選擇,只要把握機會,讓專業協助,就有重生的可能,我們會用最大的耐心與關懷,陪伴您和家人擺脫毒癮,走向全新的未來。